茨城县

关东地区引以为豪的全国首屈一指的“农业县”——茨城县的饮食文化

茨城县大致位于日本列岛中央并地处关东地区东北,东临太平洋,北靠福岛县,西接栃木县,南有利根川与千叶县接壤,而县首府水户市处于距离首都东京100公里的范围之内。

茨城县是一个以日本全国第二大湖泊——霞浦及北浦为中心的水乡地区,同时县内还约有200条河流流经于此,其中包括一级河流利根川、那珂川和久慈川。

作为关东平原的一部分,茨城县内的常总平原一望无垠,自古以来人们充分利用这里丰富的水质开展农业生产。茨城县是农业产值位居全国前列的“农业县”。 此外,县内还拥有长达190公里的海岸线,县的近海是亲潮和黑潮交汇的丰富渔场,因此茨城县也是在不同季节都能捕获各种海鲜的“渔业县”。尤其是冬季的安康鱼品质极佳,近年来已成为一种高级食材。

协助拍摄地点:中川学园烹饪技术专门学院cooking club

由农业和渔业孕育而成的茨城县饮食文化

茨城县的饮食文化以农业和渔业为支柱,根据各地区的气候风土发生了多种演变。按地区特征,大致可分为北部地区、县中央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和鹿行地区。

< 北部地区 >
为水户藩财政提供支持的蒟蒻制作

图像提供:观光茨城

北部地区因作为蒟蒻产地而闻名。山间地带从古时起就开始生产蒟蒻,但由于蒟蒻易腐烂,因此难以进行运输。在江户时代,为蒟蒻生产带来转机的是农民中岛藤右卫门。藤右卫门确立了一种通过干燥蒟蒻芋来进行保存的方法。而且,蒟蒻的品质也备受好评,作为水户藩的专卖品对藩的财政提供了支持。

蒟蒻本身的保存方法也被流传下来,脱水后变得干硬的“冻蒟蒻”已成为在北部地区制作的传统食品。

图像提供:茨城县营业战略部销售流通科

制作“冻蒟蒻”需在12月至2月严冬期进行。将蒟蒻逐一摆放在铺满田间的稻草上,然后在上面浇水。借助夜晚的冷空气,蒟蒻被完全冻住。第二天,当蒟蒻在白天的温度下解冻后,晚上将再次浇水。这一操作被不断重复进行,约半个月后方可制作完成。由于制作过程繁琐,近年来,冻蒟蒻的制作呈现日渐萎缩趋势,因此其已成为一种极为珍贵的食材。

此外,县北部的北茨城市和日立市因作为茨城县代表食材安康鱼的特产之乡而闻名。除7、8月禁渔期以外,全年都进行捕捞,进入冬季后则将迎来“安康鱼火锅”的旺季。

图像提供:观光茨城

除了“安康鱼火锅”外,在当地还流传着一道名为 “醋拌安康鱼”的乡土料理,即把安康鱼的肉、皮、胃等煮熟,然后搭配加入安康鱼肝脏的醋味噌酱——“共醋”一起食用。 如今这道菜仍能在当地餐厅品尝到,是备受游客欢迎的安康鱼料理之一。

< 县中央地区 >
水户纳豆的诞生之地——茨城县中心地区

县中央地区是茨城县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铁路、高速公路、茨城机场等设施完善,已发展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图像提供:日本饮食文化信息传播网站“SHUN GATE”

水户市是众所周知的著名的纳豆产地。据传其起源与平安时代的武将源义家有关。有一次,源义家前往水户时,家臣将作为马饲料的煮熟的豆子用稻草包裹后,发现豆子已经发酵并拉丝。义家战战兢兢地尝了尝,竟对其味道赞不绝口。“献纳给将军的豆”,即“纳豆”很快就在近郊的农民中流传开来。用稻草包裹着的稻草纳豆每一粒都散发着稻草的香气,美味浓郁。在当地,无论是老字号还是新店,每一家企业都在努力创新,打造独家特色美味。

在该地区可品尝到的乡土料理有“萝卜干纳豆”。这是一道将萝卜干和纳豆用酱油、味醂进行调味的熟食制品,特点是口感清脆。通过调味,还被用来作为应急食品食用。而且不仅可搭配米饭,作为佐酒小菜和茶泡饭的食材也备受人们的喜爱。

此外,许多乡土料理如今仍扎根于县中央地区。其中被位于水户市的中川学园烹饪技术专门学院cooking club代表中川一惠女士所推荐的是“草绳豆腐”。

“‘草绳豆腐’是将豆腐像纳豆一样用稻草卷起来并煮熟。豆腐上留有被稻草卷的痕迹,从而形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形状。而且豆腐的切开面也很美丽。这是一道应该传承给后人的乡土料理啊。”

< 南部地区 >
宣布夏日到来的霞浦帆船

随着筑波快线的开通,南部地区与东京都内的交通也更加便捷。与此同时,城市建设不断完善,近年来取得了显著发展。

这里也是被日本国内第二大湖泊霞浦湖和利根川所包围的产粮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此外,霞浦湖畔的莲藕栽培也很盛行。土浦市莲藕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日本第一。土浦莲藕以肉厚、纤维细腻为特点,可一年四季供货。

可通过多种烹饪方式品尝到莲藕的美味,如“金平”、“天妇罗”和“丸子汤”等,而名为“小仓莲藕”的乡土料理则别出心裁,这是一道将莲藕与红豆一起熬煮的甜品。

堪称是霞浦风物诗的帆船与茨城县的饮食文化息息相关。帆船是利用船帆受到的风作为推进力,曾被用于捕捞西太公鱼和银鱼。虽然在上世纪60年代(昭和40年代)就已被废弃,但作为观光帆船再次重回人们的视线中,从7月到11月期间可以看到它优雅前行的姿态。该“霞浦帆船拉网捕鱼技术”已被评为国家选择非物质民俗文化财产。

< 西部地区 >
江户风情犹存的农业地区

图像提供:观光茨城

在江户时代,茨城县以水户藩为中心,是笠间藩、土浦藩、古河藩等的藩领。各地都建立了城下町和阵屋町,但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些景观正在消失。在这一背景下,西部地区却仍然保留有残存着江户风情的街景。樱川市的“真壁街景”及古河市的“武家屋敷迹”等过往景观作为观光景点也备具人气。同时这里还拥有众多传统工艺,如“结城绸”及“真壁石灯笼”等,也是一个传统地方产业蓬勃发展的地区。

此外,在名山筑波山西侧的广阔耕地上种植着生菜、葱、白菜、西瓜等茨城县代表性蔬果。农业产值在各地区中位居前列。

流传于西部地区的乡土料理有“下野家例”。是一道将大豆、白萝卜、胡萝卜、咸鲑鱼头等与酒粕一起炖制而成的料理。

这道菜的起源据说可以追溯至平安时代,其被认为可能是《古事谈》中所记载的“醋味炒豆”,这是一本关于古事的说话集。据认为,“下野家例”起源于近江国和京都,并最终传入北关东地区。在茨城县西部地区,其作为2月初午之日品尝的仪式食物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并且还保留着使用节分时撒的豆子作为食材的习俗。

并且,当地还流传着“只要吃了7家‘下野家例’,就不会生病”这一传说,说明当时有邻居之间相互分享品尝的习俗。

< 鹿行地区 >
黑潮和亲潮交汇的优良渔场

鹿行是位于县东南部的地区。地区所辖的鹿岛市是大和朝廷东国经略的根据地,并作为常陆国一宫——鹿岛神宫的门前町而发展繁荣。鹿岛神宫与神栖市的息栖神社、千叶县的香取神宫合称为东国三社,是日本全国约900座鹿岛神社的总本社。在市内保留下来的“宫中”这一町名正是受到了该历史背景的影响。

面朝该地区的鹿岛滩是一个黑潮和亲潮交汇的优良渔场,对茨城县的水产业提供了支持。整条煮熟的“鹿岛章鱼”是当地新年不可或缺的食材。此外,作为被认定的县鱼,在茨城县近海捕捞的比目鱼被冠以常盘物的美称,其品质备受好评。

图像提供:茨城县营业战略部销售流通科

近年来,“鹿岛滩文蛤”在全国闻名遐迩。其在日语中被称为“朝鲜蛤”,栖息于水深达10米的沙底。有的个头甚至达到10厘米以上,贝壳富有光泽且色彩艳丽。其产量约占日本国内文蛤产量的6成,平成时代初期捕捞量曾达到1000吨左右,但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则不足100吨。当地渔业合作社有计划地进行捕捞,并通过设立保护区域等在保护文蛤资源的同时进行供货。

从茨城县的饮食文化中,我们可一窥根植于地区的传统和人们的生活。通过“食物”这一过滤器所观望到的茨城县仍充满着大量不为人知的魅力。

茨城县的主要地方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