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马县

丰富的自然和风土造就的农畜产品宝库、群马县的饮食文化

群马县有以赤城山、榛名山、妙义山组成的上毛三山、谷川岳为首的海拔2000 m级的雄伟群山。有以利根川等日本代表性的河流,还有尾濑湿地、榛名湖和大沼等美丽的湖沼构成的丰富的水系。甚至有位居全国前列的日照时间。在自然环境优越的群马,丰富的农耕地从海拔10m的平地扩展到海拔1400 m的高寒地,全年出产丰富多彩的农畜产品。长势旺盛的卷心菜、黄瓜、奶牛、猪、魔芋等产量名列全国前茅(据农林水产省《2019年生产农业收入统计》)。小麦、下仁田大葱、香菇、虹鳟等特色农林水产品的生产也很兴盛。

协助拍摄:共爱学园前桥国际大学短期大学部

图片提供方:群马掠影摄影馆

利用这些丰富的农产品,这里的美食也多种多样。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菜肴,比如只使用严格挑选的县内产蔬菜和肉类制作的寿喜烧,正在成为许多县民喜爱的乡土料理。在全县范围内受欢迎的料理也很多。

图片提供方:群马掠影摄影馆

而且,这片自然资源丰富的土地,还拥有距东京仅100km左右的便利区位条件,这也可以说是群马的魅力之一。因为从东京市区前来观光的人很多,所以在游客到访的区域,不仅有家庭制作的乡土料理,还有为款待县外客人而制作的待客料理。县内的餐饮店供应使用了现捕的新鲜河鱼、在山上采摘的山野菜、县内大量生产的猪肉等制作的菜品。

面食文化

图片提供方:群马掠影摄影馆

群马的冬天日照时间长,从新潟县边境和北部的群山会吹来干燥的冷风——“空风”。气候干燥、土壤排水良好,最适合种小麦,小麦生产十分繁荣。特别是在秋天收获大米之后,会复种小麦。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群马县,“刀削面”、“水团”、“碳酸包子”等使用小麦粉的乡土料理在此扎根,并经过了长时间发展,形成了面食文化。

图片提供方:群马掠影摄影馆

现在群马县境内也大量生产小麦,近年来也产生了由县里独自研发、培育的品种。1998年在县内培育的“绢之波”是日本面条专用小麦粉,成为了制作“水泽乌冬面”、“宽乌冬面”、“馆林乌冬面”等多种乌冬面的群马独有面粉品种。另外,2008年培育的“故乡的天空”,不仅用于日本面条,在点心中也是广泛使用的面粉品种。通过这样的独立研发,现在也面食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魔芋

图片提供方:群马掠影摄影馆

据说魔芋的根茎是在室町时代被带到群马的。魔芋本身就很难种植,需要数年才能收获,并且容易受到灾害和疾病的影响。此外,由于它喜欢温和的气候和良好排水性的土壤,因此可种植的区域有限。群马拥有赤城山等山脉,土壤中含有火山灰,气候干燥适度,适宜种植魔芋,产量便逐渐增加。目前魔芋成为昭和村、涩川市、沼田市等丘陵山区的特产,产量居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据农林水产省《魔芋产业信息 2020年6月》)。在群马的众多农畜产品中,它已经成为一种特别常见的食材

一般超市里出售的魔芋多是用粉做的,而群马县因为是魔芋产地,所以可以用生魔芋制作,其特点是特别筋道、口感脆、入味。除了“魔芋味噌关东煮”和“凉拌魔芋”等以魔芋为主要材料的乡土料理外,还被用作“刀削面”和“水团”等其他乡土料理的配料。

那么,我们以这两大饮食文化为中心,将群马县分为北毛、中毛、西毛、东毛4个地区,介绍其各异的风土和饮食文化。

<北毛>
用花豆、红豆等地方出产的丰富作物制作的当地料理

图片提供方:群马掠影摄影馆

在包括中之条町等在内的以吾妻地区为中心的北毛,人们利用当地食材制作很多乡土料理。例如,使用了吾妻地区所栽培花豆的“煮花豆”。花豆是只在海拔900~1,300m的夏季凉爽气候下生长的大果粒刀豆。在吾妻地区种植的花豆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高原花豆”,特别受欢迎。煮豆在家庭中很常见,近年来也被加工成罐头,经常作为面向游客销售的土特产。

另外,主要在涩川市和川场村可以品尝到的“面团煮红豆”,是把小麦粉用水搅拌做成面团,做成“善哉”一样的点心。使用在北毛地区栽培的小豆制作的乡土料理,据说多作为农活中的“小午饭”食用。

<中毛>
全国名列前茅的猪肉王国,酱汁炸猪排盖饭是灵魂食物

图片提供方:群马掠影摄影馆

以前桥市、伊势崎市等为中心的中毛,是位于赤城山脚下的区域。该地区生产了很多农畜产品,其中猪肉出货量很大。群马是整个县有30多个品牌猪的著名猪肉产地,以特产小麦为饲料培育的“麦猪”等饲养方法考究的品牌也很多。其中前桥市以位居全国前列的猪肉产值著称,人们经常吃猪肉料理。

作为乡土料理,“炸猪排”特别受欢迎,除炸猪排咖喱饭和炸猪排三明治之外,群马县的灵魂食物“酱汁炸猪排盖饭”在县内外有众多拥趸。据说酱汁炸猪排盖浇饭的发源地是位于东毛的桐生市的餐饮店,之后传到前桥市和伊势崎市等地。此外,将小麦面揉成团烤着吃的“烤面团”和与“卷纤汁”非常相似的“Zakuni”等各地区独特的乡土料理也根基深厚。

<西毛>
世界文化遗产富冈制丝场和下仁田大葱、魔芋

图片提供方:群马掠影摄影馆

代表群马县西南部的西毛地区,有富冈制丝场所在的富冈市,还有因下仁田大葱和魔芋出名的甘乐郡下仁田町,是全国知名的地区。各种乡土料理的出现,不仅与此地的风土有关,也与制丝场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关。富冈市原是盛行养蚕的地区,多出产丝织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丝绸制品的消费减少,产量也随之减少,反而是利用温和气候的农业生产活动增加了。

图片提供方:NPO法人群马饮食文化研究会

当时使用栽培的魔芋、香菇、大葱制作的是取食材各自的首字母而命名的“KOSHINE汁”。另外,由于有爱护养蚕业中不可缺少的蚕茧的风俗,就形成了供奉米粉、稗子粉、玉米粉等揉成团的“茧团”的文化。

图片提供方:群马掠影摄影馆

此外,将煮过的豆腐用酱油或糖调味制作的“缔豆腐”是在神流町等地可以吃到的小吃。在食物短缺、肉和鱼等匮乏的时代,大豆作为宝贵的蛋白质来源受到重视,使用豆腐的料理备受青睐。

<东毛>
富有传统和历史气息的地区,自产自销招待游客

这是以桐生市、太田市、馆林市、绿市为中心的东毛地区。除了自古以来就作为纺织品的产地而闻名之外,还有岩宿遗迹等历史景点和大光院等寺院,是充满传统和历史气息的地区。现在不仅游客络绎不绝,附近还有大型企业的工厂,作为企业的配套生活区也很繁荣。因为游客多,所以不仅是家庭制作的简单料理,起源于餐馆而后逐渐演变成灵魂食物的料理也很多。

东毛地区常见的乡土料理有“吴汁”和“SUMITSUKARE”。吴汁是主要流行于大泉町的汤汁,是指加入了磨碎的大豆的味噌汤。大豆磨碎后的汁液称为“吴”,因此而得名。而“SUMITSUKARE”也被称为“SHIMOTSUKARE”、“SUMITSUKARI”、“SHIMITSUKARE”等,是将正月吃的鲑鱼头和立春前一天剩下的大豆等食物放在一起煮。不仅是群马,在枥木和茨城等北关东地区也是广受欢迎的节庆食品。

在餐馆可以吃到的食物有,发祥于桐生市的“酱汁炸猪排盖饭”,来自河鱼料理很出名的板仓町的“鲇鱼天妇罗”,还有“宽乌冬面”和“馆林乌冬面”等。从县外过来的食客也很多。

群马县的主要地方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