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取县

充分享受雄伟的大山和日本海的恩赐,鸟取县丰富的乡土料理

鸟取县位于山阴地方的东侧。北临日本海,东西延伸的海岸线长达133公里。南部是中国山地,平原很少,但农业十分繁荣,包括河川流域的水稻种植、沙丘地带的蔬菜种植和山麓地带的酪农业等。本地区的食材十分丰富,例如,中国山地的清澈溪流从山区流到平原,可以从中捕捞河鱼;河川流入的日本海中云集了丰富的鱼类;散布于县内的湖泊和池塘中可以养殖“花蚬”(Shijimi)等。

取材合作场所:三朝温泉篝火之宿“有乐”

“梦幻之虾”和“谎言豆腐”,鸟取县独特的食材和文化

沿海地区有许多渔港,备受日本海的恩赐。过去主要捕捞沙丁鱼和鲭鱼,但现在也能捕获竹荚鱼、鰤鱼、蓝点马鲛鱼、鰰魚和鱿鱼等,可以趁着新鲜制成刺身食用。在冬季,被称为“松叶蟹”的雪蟹捕捞作业十分繁荣。

三朝温泉篝火之宿“有乐”的主厨知久马惣一先生说:“松叶蟹价格很贵,所以当地人更常吃价格实惠的“亲蟹”。做成味噌汤的螃蟹汤非常美味。”此外,在东部的岩美町,特产是被称为“猛者虾”(mosaebi)的黑杂鱼虾。

这种虾的颜色变化很快,因此很难运往县外贩售,而且基本只在县内供应,所以也被称为“梦幻之虾”(maboroshinoebi)。这种虾味道鲜甜,十分甘美,知久马先生对其盖章认定道:“它们的美味可以与伊势龙虾并驾齐驱。”

提到鸟取县的饮食,不可不说的是“豆腐文化”。据说在江户时代,鸟取藩的藩主池田光仲鼓励勤俭节约,并发布了“用豆腐代替鱼”的告示,这使得豆腐文化以鸟取的城下町为中心传播开来。过去,人们用种植在水田田埂上的“畦豆”(大豆)制作豆腐。在昭和初期,因为制作豆腐费时费力,为了方便整个村庄集中制作豆腐,各地都建设了“豆腐小屋”。鸟取县美食之都推进课的岸田绘理子女士说:“还有一种名为‘谎言豆腐’(usotuki tohu)的珍贵风俗,人们在每年的12月8日吃豆腐,将一年中所说的谎言一笔勾销。豆腐与鸟取县的饮食文化息息相关。”

鸟取县独特的文化也体现在正月食用的杂煮之中。据说红豆的红色有辟邪的作用,以沿海地区为中心,人们会将红豆煮熟后加入砂糖调出甜味后食用,这种“善哉”风的红豆汤名为“红豆杂煮”(小豆雑煮)。一般会在杂煮中加入白色的圆年糕,但在中部的三朝町,人们有时也会加入“枥饼”(tochimochi)。

因为各地不同的物产,诞生了不同的乡土料理。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自形成了怎样的饮食文化呢?

< 东部 >
始于城下町的质朴的豆腐文化

图片提供方:鸟取县

鸟取县东部以鸟取砂丘闻名,其中心为鸟取市,自古以来就作为城下町繁荣发展。这里一年四季都能捕获日本海中多种多样的海鲜,冬季有松叶蟹,秋季到春季有鲽鱼和鰰鱼,春季有沙丁鱼,夏季有被称为“颚”(ago)的飞鱼和鱿鱼等。

图片提供方:鸟取县

大量使用海鲜制作的乡土料理多姿多彩,如“gancha汤”(ganchajiru)、“赤鲽鱼拌鱼籽”(akagareinokomaburi)、“鰰鱼寿司”(hatahatazuji)、“沙丁鱼团子”(iwashidango)、“飞鱼竹轮”(agochikuwa)和“米糀腌鱿鱼干”(surume糀漬け)等。山区的林业十分繁荣,有大片维护良好的森林。到了秋天,可以采摘柿子、栗子、蘑菇和野菜,河流中也栖息着香鱼、雅罗鱼等河鱼。柿叶寿司(kakinohazushi)和枥饼等是这一地区的特产,它们充分利用了山区的山珍。

此外,作为城下町,鸟取藩强势地统治着这一地区,为了厉行勤俭节约而出现的豆腐文化也深深扎根于此。其代表性的乡土料理是“雷鸣饭”(dondoroke飯),即使用在油中炒过的豆腐和蔬菜制作而成的炊饭。“dondoroke”在方言中的意思是“雷”,据说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炒豆腐时啪啪的声音很像雷声。最初,这是一道在农家和山村流传的料理,在农业的各时间节点和村落聚会时制作。

其材料包括当季蔬菜,如胡萝卜、牛蒡、大葱等,以及干香菇和油炸豆皮。过去只使用蔬菜,但到了昭和时代,人们开始养鸡,因此加入了鸡肉,到昭和时代中期,电饭煲开始普及,炊饭也变成了什锦饭。这道料理至今仍广受欢迎,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制作方法灵活,用电饭煲也能制作,十分方便,以及材料不受季节影响、很容易获得吧。

< 中部 >
喜事丧事都不可或缺,散播着海滨香气的“海发”

在中部的东乡池周边,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中心,人们也广泛种植日本梨,如“二十世纪梨”和鸟取县培育的新品种“新甘泉”。池塘中还可以捕获河蟹。“Gancha汤”(ganchajiru)是将螃蟹捣碎煮成的高汤,是中部地区常见的一道料理。

此外,人们利用沙地的特性,在日本海沿岸的沙丘种植薤和山药,而在大山脚下广阔的黑土地带,则种植西瓜等作物。

春天,“海发草”(igisu草)在海岸边的石头上茁壮成长。海发是一种海藻,也叫“惠胡海苔”(egonori),用文火加热后融化变硬而成的“海发”(igisu),曾经是冠婚葬祭仪式上不可或缺的料理。据说它像寒天和琼脂一样,加热融化后会自然凝固。其外观看起来像羊羹,但一旦入口,属于海滨的丰富香气就会扩散开来,可以享受到在口中滑溜颤动的独特口感。

岸田女士说:“在西日本各地都有类似的料理,但鸟取县海发的特点是不混合其他的食材。在上面撒上芝麻,与醋味噌或生姜酱油一起食用,十分美味。”

< 西部 >
人们享受着大山的恩惠,也向大山致以敬意

图片提供方:鸟取县

大山是中国地方的最高峰,也被称为“伯耆大山”,因为西部原名“伯耆国”(houkinokuni)。在山麓地带,得益于大山清澈的水和肥沃的黑土,农业蓬勃发展,人们也充分利用当地生产的大米和蔬菜,制作了许多流传至今的乡土料理。在沿海地区,夹在美保湾和中海之间的弓滨半岛,呈弓形向大海的方向弯曲。本地区捕雪蟹等渔业繁盛,在农业方面,利用沙地种植番薯的产业十分兴旺,使用番薯制作的牡丹饼“芋牡丹”(imobota)等乡土料理一直流传至今。

大山姿态雄伟,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日本各地的人们来到位于半山腰的大山寺参拜,使用当地乡土料理制作而成、为参拜大山而准备的便当,也备受参拜者的欢迎。其中之一是“大山糯米小豆饭”(大山okowa),它使用大量当地食材制成,如牛蒡、胡萝卜、球芽、大山鸡和飞鱼竹轮等。

据说,这道料理起源于大山寺的僧兵在奔赴战场之际,为了祈求胜利,而用山鸟和山草煮成的米饭。明治时代,在大山寺前面的一片广阔草地“博劳座”之上,开设了牛马市场,聚集在这里的人们也十分喜爱这道料理。明治时代之后,这道料理才被称为“大山糯米小豆饭”(大山okowa),在此之前,它被称为“汗入糯米小豆饭”(汗入okowa),其来源是一个名叫“汗入(aseri)郡”的地名。

有一道使用豆腐的乡土料理是“itadaki”(itadaki),用油炸豆皮、米饭和蔬菜一起烹制而成。其外观看起来像稻荷寿司,但烹饪方法完全不同:在一大块油炸豆皮中裹上米饭、牛蒡、胡萝卜等,在高汤中慢慢烹煮。以西部地区的弓滨半岛为中心,每到有特殊的仪式或活动时,各家各户就会制作这道料理,分给四邻享用。据说,“itadaki”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在大米十分珍贵的时代,这道料理是一种对他人的款待,在表示感谢时,人们不说“得到(morau)了您的款待”,而使用更加自谦的“领受(itadaku)了您的惠赐”,因而将其直接命名为“いただき”。也有一说是因为其外形与大山的峰顶相似,因而得名(itadaki在日语中有“顶峰”之意)。

尽管鸟取县物产丰富,但其饮食的风格却十分质朴。许多乡土料理能让人们充分享受到新鲜的当季风味,今后也会被珍重地传承下去吧。

鸟取县的主要地方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