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和平原孕育的农林水产业和绚丽多彩的文化
佐贺县位于九州地区的西北部,东临福冈县,西接长崎县。北有被指定为玄海国定公园,海岸线风景优美的玄界滩,南有潮水涨落差值达6米,泥滩广阔的有明海。水产业受到这两海的恩惠而得以发展。有明海的海苔特别有名,海苔片的生产量为全日本第一(2019年农林水产省《渔业、养殖业生产统计》)。这里农业也很发达,有明海附近有佐贺平原等田园风光。其中芦笋、洋葱、莲藕的产量居全日本第二(2019年农林水产省《农作物统计》)。
协助取材:西九州大学佐贺烹饪糕点制作专门学校
玄界滩和有明海,海洋上的两种不同饮食文化
受惠于玄界滩和有明海,佐贺县的渔业繁荣兴盛。在各具特色的海洋中,渔业和饮食文化也有了不同的发展。对于流经马海流,作为世界屈指可数渔场而闻名的玄界滩,从江户时代到战后因捕鲸业而繁荣。过去甚至有“杀鲸一头,造福七个渔村”的说法。鲸在当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鲸鱼肉以外的内脏和脂肪层也都可以食用。另外鲸的胡须还可以用来做鱼竿和发条,鲸油可以用来点灯或做成肥皂,在各方面支撑着人们的生活。在禁止捕鲸的现在,呼子的乌贼和真鲷等十分有名。
有明海从河流中获取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海苔的繁殖非常旺盛。海中还栖息着各种奇形怪状的鱼贝类,它们被称为“前海珍奇”。其中最有名的是弹涂鱼,还能捕到隐目鳗、口虾蛄(皮皮虾)、长身鲨等。“钩弹涂鱼”和“下罩网”这样利用潮水涨落差的捕鱼方法也是一大特色。
下面将通过佐贺平原、有明海沿岸、脊振山地、玄海滩沿岸、有田、多良山麓各地区来介绍佐贺县丰富的饮食文化。
< 佐贺平原 >
以河鱼料理为传统的县内唯一的大米产地
气候温暖的佐贺县拥有被称为日本最古老水田遗迹的“菜田遗迹”,自古以来就有水稻种植。在有明海宽阔的泥滩上填海形成的佐贺平原,拥有丰富的矿物质和肥沃的土地,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大米产地。这里出产多种佐贺县独有品种的大米,“佐贺米”在“大米口味排行榜(日本谷物检定协会公布)”中连续10年(2010~2019)被评为“特A”的最高级别。
其实佐贺平原在过去长期经历缺水,于是这里开发了用于灌溉的沟渠。沟渠不仅实现了水稻的种植,还成为了许多淡水鱼的家园。这里有食用鲫鱼和鲤鱼等河鱼的文化,其中为代表的是鹿岛市滨町的“海带包鲫鱼”。这是一道用海带包裹鲫鱼,与萝卜或牛蒡一起炖煮的乡土料理,据说因为鲷鱼价格高昂且在有明海不易捕获,所以将鲫鱼作为鲷鱼的平替食材食用。
佐贺平原还盛行种植麦子,佐贺县的小麦产量为全日本第三,二棱大麦的产量为全日本第一(2019农林水产省《农作物统计》)。另外还有全日本排名第四的大豆收获量(2020年农业水产省《各都道府县的大豆收获量》)。
< 有明海沿岸 >
拥有日本第一泥滩的有明海孕育的饮食文化
有明海被佐贺县、福冈县、长崎县、熊本县包围,每天会发生两次退潮和涨潮,有高达6~7米,日本最大的海水涨落差。退潮时的泥滩面积也是日本最大的。有明海有大小112条河流汇入,海水浓度适中营养丰富。海水的涨落差让海苔可以充分地交替吸收海水和阳光,让这里成为理想的海苔养殖场所。这里生产的海苔除了作为海苔片出售外,还会用来做成海苔佃煮等等。
肥沃的泥滩上栖息着只有在有明海才能看到的各种鱼贝类,它们被称为“前海珍奇”。除了作为代表的弹涂鱼,还有被当地称为“形似外星生物”的“隐目鳗”和舌鳎科的鞋底鱼等。它们在当地作为家常菜和餐馆菜单上的食材深受欢迎,如“烤弹涂鱼”“隐目鳗味增汤”“干烧鞋底鱼”。
< 脊振山地 >
严峻的山地环境创造了美味的柿饼
< 玄界滩沿岸 >
将玄界滩的恩惠变成丰盛的宫日节料理
< 有田 >
以陶器之乡为基础的烩菜“雪之汁”
佐贺县作为“陶器”的产地而闻名,著名的有有田烧、伊万里烧、唐津烧、轮岛烧。其中家喻户晓的是有田町的有田烧,从17世纪初开始烧制,古老的窑炉至今仍在使用。将窑的温度烧至1000度以上,通过调整窑中的氧气浓度来烧制陶器,时间需要30 ~ 50个小时。在这期间看守窑炉的工匠们的宵夜,一种叫做“雪之汁”的烩菜流传了下来。将粗切的萝卜和年糕放入味增汤中,作为寒冷中看守窑炉的陪伴食物。有田的另一道乡土料理是在豆浆中加入葛粉和淀粉使其凝固的“芝麻酱油拌吴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