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县

日本食物的门户,现代饮食文化的起源地

长崎县拥有众多半岛和海角。海湾和小海湾错综复杂,海岸线长度仅次于北海道,为4,184 公里,位居日本全国第二。另一方面,正如被称为斜坡之城一样,长崎市的特点是内陆平地少,山地和丘陵地较多。长崎县之所以盛产山珍与海味两种食材,正是深受这一地理与地势的影响。

提供拍摄协助的店铺:长崎县政府餐厅 Chez Dejima

在国外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涌入之前,长崎的饮食文化朴素,主要为沙丁鱼等鱼类和红薯等在当地采摘的食材。虽然长崎因地理上靠近东亚而与中国和朝鲜半岛的贸易由来已久,但从16世纪中期开始,其与中国和葡萄牙的贸易尤为活跃,各种食材和料理随之传入。

图像提供:(一般社团法人)长崎县观光联盟

并且,在实行锁国政策的江户时代,由住在出岛的荷兰人传授给当地人许多西方料理,受其影响,各种新料理层出不穷。最终,以卓袱料理为首的将日本、西洋和中国结合在一起的辉煌灿烂的“和花兰美食”文化在长崎蓬勃发展。 从国外进入的食材有土豆、洋葱、西红柿、草莓等。在料理方面,角煮、虾多士、长崎天妇罗、什锦汤等原型被传入长崎。此外,砂糖和点心类也是重要的传入品之一。如今,这些食材、料理和调味品在日本全国被普遍食用,而最初均是首先被传入长崎。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崎县可以被视为是日本食物的门户,也是现代饮食文化的起源地。

目前,长崎县的饮食文化区域可分为长崎地区(长崎市、时津町、长与町)、县中央地区(谏早市、大村市、东彼杵町、川棚町、波佐见町)、岛原地区(岛原市、云仙市、南岛原市)、县北部地区(佐世保市、平户市、松浦市、佐佐町、西海市)、五岛地区(五岛市、新上五岛町、小值贺町)、壹岐/对马地区(壹岐市、对马市)这六大区域。在各自不同的地理和历史背景下,独有的饮食文化诞生,并传承至今。

< 长崎地区(长崎市、时津町、长与町 >
家乡味道是黑半片和樱花虾

长崎市位于长崎县中部。其所面向的长崎港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天然良港,自古以来渔业繁荣昌盛。此外,由于这里还适合进行贸易,过去与中国、葡萄牙、荷兰的贸易往来活跃,随之传入了国外的各种食材和料理。后来成为长崎市名吃的料理几乎都是在这种国际化环境下诞生。 在原型来自中国并传入长崎后诞生的料理中,被人所熟知的有“猪肉角煮”。在锁国时代,中国的东坡肉被改良成日式风格,变为卓袱料理的东坡煮,并最终成为可单独食用的猪肉角煮。在长崎,接近原型的烹饪方法如今仍是主流,将带皮的肋条肉(五花肉)进行炖煮,味道偏甜。可以说其与在日本全国普及的猪肉角煮看上去相似,实则不然。

从葡萄牙和荷兰传入并落地生根的有类似于油炸馅饼的“长崎天妇罗”、由炖菜派生而来的“什锦汤”、在西式风味的派中加入炖煮料理的“康沃尔馅饼”等。也有一种说法是“长崎天妇罗”是日本天妇罗的起源,但基本来说无论是那种说法,作为长崎市独有的料理,其已成为一道名吃。

改变了日本点心文化的砂糖之路

图像提供:(一般社团法人)长崎县观光联盟

在锁国时代被卸载到出岛上的物品中,值得关注的是砂糖和点心类。这些物品从长崎经由前往佐贺、小仓的长崎街道,被运往大阪、京都和江户,最终给日本料理文化和点心文化带来巨大变革。根据这一历史事实,目前长崎街道所通往的九州各县和各市将长崎街道命名为砂糖之路,进而为地域活性化进行宣传。

< 县中央地区(谏早市、大村市、东彼杵町、川棚町、波佐见町) >
被三座海湾所环绕的鲸食文化的传播地

图像提供:(一般社团法人)长崎县观光联盟

几乎位于长崎县中央的县中央地区面朝橘湾、大村湾和谏早湾这三座海湾。此外,在内陆地区,作为水源的多良岳巍峨耸立,县内唯一的一级河流本明川在此流经。在如此富饶的自然环境下,这一带自古以来水产业、农业繁荣昌盛,并随之不断诞生出使用在近海捕捞的鲸鱼烹制而成的料理和使用地区特产的农作物制成的乡土料理。

图像提供:东彼杵町

在长崎从绳文时代起就开始捕鲸。江户时代,在近海捕捞的鲸鱼被集中运到位于大村湾的东彼杵,然后流通至各地,由此推动了鲸食文化的发展。即使是现在,在庆祝宴等场合时也经常食用鲸鱼,据说其县民人均鲸鱼肉消费量位居日本第一。在这一背景下,“土豆炖鲸鱼”就是近代诞生的鲸鱼料理之一。作为加入鲸鱼肉的土豆炖肉,其在县中央当地经常被食用。

图像提供:长崎县营养师会

谏早市自古以来种植水稻、蔬菜和水果,在这里也有许多使用大量蔬菜制成的当地独有的乡土料理。使用芋头、牛蒡、萝卜和胡萝卜等蔬菜炖煮而成的粘稠的料理“能平汤”便是其代表之一。这基本上是一道精进料理,但有时也会加入鲸鱼肉或鸡肉,以作为庆祝宴的料理食用。

<岛原地区(岛原市、云仙市、南岛原市)>
以历史事件为契机诞生的传统料理

图像提供:(一般社团法人)长崎县观光联盟

岛原地区是袋地类型的半岛一带。东北部有明海、西南部有橘湾,自古以来渔业兴盛。此外,中央部有普贤岳和平成新山等,从与之相连的丘陵地到平原种植着各种农作物。这一地区流传下的传统料理许多是以这些丰富的食材为基础自然而然诞生,而有的料理却是与历史上的轶事或事件紧密相关而诞生。
作为“制铁、制钢、造船、煤炭产业”之一,位于伊豆之国市的韭山反射炉也被列入为世界文化遗产。伊豆半岛于2018年4月被认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图像提供:长崎县

关于“具杂煮”的起源,据说在1637年发生的岛原之乱中,总大将天草四郎与三万七千名基督教信徒一起固守城池时,为了在长期作战中养精蓄锐制作了该料理。时至今日,在新年或祭典之日等喜庆场合时仍会品尝。其经典做法是将年糕和各种食材放入砂锅里的高汤中煮熟,然后直接食用。

图像提供:(一般社团法人)长崎县观光联盟

据说“六兵卫"是以1792年火山性地震海啸造成农田荒芜并导致饥荒为契机而诞生的一道乡土料理。 当时,人们以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红薯作为主食以应对饥饿,但一位来自深江村(如今的南岛原市深江町)名叫六兵卫的人提出了将作为易保存食品的红薯粉做成面条以方便食用的想法。据说,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六兵卫”的原型。过去这是一种用来应对匮乏的食物,而如今使用品种改良的红薯等制作出各种口味,作为一道朴素且美味的乡土料理备受广泛喜爱。

< 县北部地区(佐世保市、平户市、松浦市、佐佐町、西海市) >
营养美味的易保存食品和喜庆的南蛮料理

县北部地区位于长崎县北部。其朝向的大海分布有众多岛屿,陆地上有延伸到海岸线的山脉和丘陵,整体呈现平地稀少的地貌。即环境虽然适合捕鲸等渔业,但却不利于农业。在这种情况下,易保存食品“熟萝卜干”等独有的传统食品诞生。

图像提供:(一般社团法人)长崎县观光联盟

另一方面,由于地理上位于日本本土最西端,因此过去与中国和朝鲜半岛的贸易以及南蛮贸易兴盛,受此影响大量料理也随之诞生。近年来,受驻扎在佐世保的美军影响,当地发明出了“柠檬牛排”,并成为一道名吃。

图像提供:平户市饮食生活改善推进协议会

据说在锁国时代,平户地区开始制作加鸡蛋的鱼糕“arumado”。据说西式名称源于荷兰语的“almatore(包裹)”或葡萄牙语的“armado(武装)”。将其切开后,鸡蛋四周点缀着红色,充满着喜庆氛围。长期以来,作为长崎宫日(KUNCHI)和新年等庆祝宴的一道菜而备受人们的喜爱。近年,在当地销售arumado的鱼糕店越来越多,使其有更多机会登上日常餐桌。

< 五岛地区(五岛市、新上五岛町、小值贺町) >
源自中国的面食最终成为名吃“五岛乌冬面”

图像提供:(一般社团法人)长崎县观光联盟

地处九州最西端的五岛地区=五岛列岛,位于距长崎港100公里的海上。由于受对马暖流和近海洋流的影响,这一近海已成为西日本屈指可数的优良渔场,自古以来渔业兴盛。据说在江户时代,这一带因捕鲸而繁荣昌盛。

图像提供:(一般社团法人)长崎县观光联盟

另一方面,由于耕种面积极少,水稻种植难以展开,因此长期以来农业以谷物和薯类栽培为主。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的是将红薯切成薄片后晒干制成的传统易保存食品“甘古吕”。 而且,由于该五岛地区距离朝鲜半岛仅80公里左右,因此大量朝鲜和中国的料理文化被传入,并以此为基础诞生了众多独有的料理。
“甘古吕饼”是一种将红薯晒干后制成的易保存食品“甘古吕”与糯米混合捣碎制成的糕。过去,将其作为冬季的易保存食品进行制作时,仅是一种拥有红薯甘甜的味道朴素的糕,而近年来其已成为一款加糖的日式点心,并作为地区特产而备具人气。

图像提供:(一般社团法人)长崎县观光联盟

关于“五岛乌冬面”,据说是一位遣唐使在从中国回来的路上经过五岛时将其原型传入。根据近年的研究,认为其起源于在中国浙江省永嘉县岩坦地区广为流传的索面。
当地的主要食用方法是“地狱炊”。其经典吃法是将使用山茶油手擀的五岛乌冬干面放在铁锅内咕嘟咕嘟煮熟,然后蘸着用在五岛近海捕捞的飞鱼制成的高汤品尝。

< 壹岐/对马地区(壹岐市、对马市) >
从远古以来持续至今的“对州荞麦”的栽培

壹岐和对马是漂浮在九州和朝鲜半岛之间海域的岛屿。两座岛屿自古以来都与朝鲜半岛进行贸易往来,各种各样的料理文化从朝鲜半岛和大陆传入。大约500年前,拥有广阔耕地的壹岐从中国引进了蒸馏技术,之后开始酿制被称为“壹岐烧酒”的大麦烧酒。从绳文时代起,耕地稀少的对马开始栽培“对州荞麦”,其与根植于从中国南方到喜马拉雅山脉周围的荞麦原始种接近。如今,作为当地名特产,两者都已闻名全国。

图像提供:(一般社团法人)长崎县观光联盟

“对州荞麦”是一种近似于在绳文时代经由大陆及朝鲜半岛传入的荞麦原始种的荞麦。由于对马是一座离岛,因此很少与不同品种杂交,即使现在仍栽培保留原始种特征的小粒荞麦。打面时间越长制成的面越有嚼劲,并能感觉到略带苦味。2018被注册国家“地理标志(GI)保护制度”,是日本荞麦首次获此殊荣。

长崎县的主要地方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