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野縣

無海之地孕育出的山河珍饈品嘗術

長野縣有「日本的屋頂」之稱,境內標高3000公尺等級的山巒層層相疊。由於縣土呈南北向延伸的長條形,因此儘管位處同一縣內,氣候風土卻大不同,各地均發展出自己的獨特食材及飲食文化。

長野縣不靠海,約8成縣土均為山地。取而代之的,當地有萵苣等高原蔬菜、清澈雪融水孕育的淡水魚、蘋果及葡萄等水果、以及享譽全國的信州蕎麥等山河珍饈。縣方亦傾注心力,要將多元的鄉土料理文化傳給後代。

部分影片素材提供方:日本飲食文化資訊發報站「SHUN GATE」
採訪協助地點:日本料理柚庵

各地區獨自發展的長野縣飲食文化

長野縣分為北信地方・東信地方・中信地方・南信地方4個地區,各地區都孕育出屬於自己的飲食文化。氣候差異表現在冬季積雪的厚度上,受季風影響,北部下雪的日子很多;中部及南部平地則因季風越山而來,空氣乾燥且多為晴朗的日子。長野縣由於多山且高低起伏劇烈,故當地人有著「過個山谷就換個文化」的說法。本縣與新潟縣、富山縣等8縣接壤,故也會受到鄰縣的影響而相互融合,像是北信的飯山與新潟縣上越市、中信的木曾與岐阜縣的惠那市及中津川市等。江戶時代的長野縣分成11個藩,因此也以地區為單位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文化。

為了以文化財產的方式,將豐富的長野縣飲食加以保護、傳承,縣方投入許多努力。相關工作已行之有年,1983年將「烤餡餅(おやき)」、「野澤醃菜」、「手打蕎麥麵」等登錄為長野縣選擇無形民俗文化財產。在當時,以文化財產的方式登錄飲食文化是本縣首見,他縣並無前例。長野縣立大學教授、中澤彌子如此說道「列為文化財產也成效甚彰,『信州蕎麥』、『野澤菜』便以熱門伴手禮成為全國性的食物。這些運用地區恩賜製作的美味鄉土料理,若不賦予它珍貴的文化意義、努力傳給年輕世代,就太浪費了。」

反映地區個性的豐富烤餡餅

長野縣鄉土料理最出名的就是「烤餡餅」。當地人一般稱叫它「おやき」,各地的「おやき」都有自己的特色,種類之多甚至可以製作一張地圖。

圖片提供方:信州烤餡餅協議會

從前長野縣一天三餐中有一餐吃粉食(麵粉、蕎麥粉料理)的習慣,長野市的麵粉採購量現仍高居日本第一。(出處:「家庭收支調査結果(二人以上家庭:2016~2018年平均每家庭全年支出金額及採購數量)」(總務省統計局))「烤餡餅」不僅是日常食物,由於製作方式是將麵糰揉製「捏成圓形」,故也有可喜可賀的意思,會在特殊節日及人們相聚時做來宴客。

一般人知道的是用麵粉製作的「烤餡餅」,不過從前用的是碎米粉,在種小麥有困難的地區會使用米芯很少的稻殼米粉混合玉米粉來製作,遠山鄉及奧信濃則使用蕎麥粉做的麵糰。

圖片提供方:中澤彌子教授

烤年糕的餡料及烤法也隨地區及家庭有多種多樣。將醃了很久的野澤菜油炒、蘿蔔乾切塊,春天用山菜、夏天用茄子,秋天則用地瓜、南瓜、紅豆等有季節感的餡料。加熱方法也有火烤、水蒸、油炸等。長野市郊山區、西山等地還有將餡餅放到地爐的灰燼中、慢慢悶熟的「灰烤法」。說到「烤餡餅」魅力,中澤教授如此說道「不論是麵糰、餡料均使用當地就能取得的食材,完全是堪稱鄉土料理的一道菜。麵團的含水量及餡料調味,也會展現每個家庭的個性。因為餡料豐富多樣,因此挑選出喜歡的口味也是『烤餡餅』的樂趣」。

跟「烤餡餅」一樣受歡迎的點心是把冷飯混合麵粉去烤,再沾味噌來吃的「沾醬餅(こねつけ)」。長野縣廚師協會會長、日本料理店「柚庵」主廚的湯本忠帶著回憶說道「從學校回家後,櫃子了都會放著沾醬餅。有大有小各種尺寸,好像要讓我挑選喜歡的尺寸一樣。雖然當時我很嚮往西式點心,但現在回想起來『沾醬餅』才是奢侈的點心呀」。

<北信地方>
廣傳到全縣的代表性醃菜「野澤醃菜」

北信地方分布在千曲川沿岸,並以縣廳所在地的長野市為中心。此地有許多地點曾是1998年長野奧運的比賽場地,也有善光寺及以猴子泡溫泉聞名的地獄谷野猿公苑等觀光名勝。北部包含綿延於新潟縣縣境的北信五岳,當地是降雪量多到一年有長達5個月的時間,會因大雪而封閉的豪雪地帶。另一方面,南部則降雨量少,當地有水田、果樹、菇類及畜牧等多種農作物。

知名的「信州蕎麥」產地分布在全縣各地。蕎麥麵需要混合麵粉來產生筋性,然而在難以種出小麥的北信飯山市富倉地區,則有種使用雄山火口葉片纖維、名為「富倉蕎麥麵」的稀有蕎麥麵。也有用辣味蘿蔔的湯汁取代高湯,、再混入信州味噌做成沾醬的「布巾蕎麥、烏龍麵」吃法,坂城町則會使用一種名為老鼠蘿蔔的辣蘿蔔,就跟名字一樣,這種蘿蔔的外觀像一隻可愛的老鼠卻辣度十足。信州味噌的甜味及蘿蔔辣味混合出的特殊風味,當地人以「(意思:辣完回甘)」一詞來表現。

作為度過嚴峻寒冬的保存食,就不能沒有醃漬物。「據說野澤菜要在下霜的時候採收、醃漬才好吃,不過在那之前,人們就會拿疏苗的葉子來當味噌湯的配料,或做成淺漬醃菜來吃。青綠爽脆的淺漬野澤菜很好吃,醃久變成玳瑁顏色的深漬野澤菜風味亦耐人尋味」中澤教授說道。把炒得鹹甜鹹甜的深漬野澤菜,拿來做烤餡餅的餡料也很受歡迎。

<東信地方>
沁涼河川孕育出營養滿分的佐久鯉

東信地方是以佐久平及上田盆地為中心。此地屬於內陸性氣候,上田市的平均降水量約900毫米,在全國偏少且全年日照時間很長,日夜溫差也大,很適合栽種果樹栽培。南部以川上村為首的八岳連峰高原地帶,種有萵苣、高麗菜的高原蔬菜,生產量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他像高人氣的避暑勝地輕井澤,以及真田幸村的淵源地上田市,都是人們高度關注的地方。

對不靠海的長野縣人民來說,淡水魚就是珍貴的蛋白質來源。當中人們也受「鯉魚登上急流,就能成龍」此一中國的鯉魚登龍門的傳說影響,把鯉魚視為吉祥物,除夕及秋天祭典時,就會享用鯉魚這道佳餚。佐久地方在1825年,由吳服商人臼田丹右衛門從大阪淀川將鯉魚帶回,並發展養鯉。佐久平當地因嚴寒而無法進行二毛作的農民們,便在水田裡養鯉魚當成副業。千曲川的沁涼清流及八岳伏流水養出來的鯉魚肉質緊實,現在以「佐久鯉」這個品牌受人喜愛。由於鯉魚沒有胃,因此切魚將胃取出的時候,就只需要留意不要弄破膽囊。「將鯉魚細細燉滷後,鮮味盡出的『鯉魚醬湯』是風味深邃的鄉土料理。吃上一碗就會恢復精力,因此這裡有給孕婦、產婦吃鯉魚醬湯的文化」中澤教授表示。佐久現在仍有幾家提供鯉魚料理的餐廳。

要製作「鯉魚醬湯」就不能沒有米麴及大豆製作的「信州味噌」。「鯉魚醬湯」不使用高湯,僅靠細熬慢燉出的鯉魚鮮味及味噌調味。根據經濟產業省的工業統計調査 ,2019年的確實申報項目別統計表顯示,長野縣以67,350百萬日圓的味噌銷售額高居全國第一,當地也有也有很多使用味噌調味的鄉土料理。中澤教授表示「據說味噌就是要在棣棠花開的時候釀製,從前的人會在自家釀製味噌,並拿它當調味料或配菜。多的米麴就做甘酒,或加鹽做成可以保存的鹽麴。味噌是長野縣民生活中不能沒有的東西」。

<中信地方>
不用鹽醃漬的木曾「酸莖漬」

中信地方是長野縣西部、與北阿爾卑斯接壤的地區。中信地方有因險峻山巒圍繞、在稻作上吃盡苦頭的木曾地區;人稱長野縣數一數二穀倉地帶且風光明媚的安曇野、松本等,南北兩地的風貌大相逕庭。有北阿爾卑斯雪融水湧出的安曇野,也種植吃信州蕎麥麵必備的山葵。

木曾從前是中山道的驛站小鎮,繁榮一時,現仍保有當時的風貌,是一個讓人宛如穿越時空隧道的山區。此區聳立著標高3067公尺的御嶽山等高山,此地的天氣比長野縣其他地方更為凜冽冰冷。木曾平地甚少、難以種米,故種植蕎麥等雜糧做為主食。

圖片提供方:中澤彌子教授

「酸莖漬」就是孕育自木曾當地的食物。對於被大雪冰封的山國而言,食鹽極為珍貴,因此創造出不用鹽醃漬、以天然乳酸菌發酵的「酸莖」。以固定溫度的熱水沖洗做為原料的紅蕪菁莖部,活化葉片裡原本就有的乳酸菌。然後再把前一年的酸莖漬及醃汁一起醃漬,透過管理溫度使其發酵。酸莖漬在酸味中還帶有一股獨特的鮮味,是別處沒有的味道。「現在縣外也越來越多酸莖漬的粉絲,銷售節節高升」中澤教授表示。「若不用木曾當地種植的紅蕪菁,就做不出好吃的『酸莖漬』。以前只有在木曾買得到,現在已可透過網購或東京的分店購買。這幾年酸莖漬之受歡迎,連原料的紅蕪菁都不夠用,每年11月左右上市的『酸莖漬』,甚至到2月就賣完了。真是一種吃慣了就離不開、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醃漬物」。

<南信地方>
利用寒冷的諏訪冷凍文化

南信地方位於中央阿爾卑斯及南阿爾卑斯之間的天龍川沿岸上,地形狹長延伸。北部的諏訪地區氣候嚴寒且乾燥;南部的伊那地區則屬於太平洋氣候,是縣內比較溫暖的地方。橫跨岡谷市、諏訪市、下諏訪町的諏訪湖有「諏訪之海」之稱,可在其中捕到鰻魚、西太公魚等。此外1到2月,部分結冰湖面會凸起來的「御神渡」也很有名。

利用其乾燥寒冷的氣候,諏訪地方將食物冷凍保存的食品加工十分發達。例如凍蘿蔔、凍麻糬等,當中最有名的就是「寒天」。根據經濟產業省工業統計調査,2019年確實申報品項別統計表顯示,長野縣的寒天銷售額達8,511百萬日圓,高居全國第1。人們會於12月中旬至3月這段極寒時期製造寒天。把水田抽乾、擺在架上頭曬乾生寒天的風景,就是當地的冬季風物詩。諏訪地方的人們會在婚喪喜慶、諏訪大社重大祭典「御柱祭」時,製作一種使用寒天、名為「天凍(天寄せ)」的料理來宴客。這是一道在寒天中放入豆腐及雞蛋,在祝賀時添加紅色、風味及外觀均表現製作者個性的鄉土料理。

伊那谷是天龍川沿岸的盆地,當地氣候溫暖並擁有豐沛的水源,因此是一塊能培育各式農作物的豐饒之地。從大正至昭和初期,此地靠著養蠶業致富,並擁有日本最大規模的桑樹田。「五平餅」是使用伊那谷收成稻米製作的鄉土料理。雖然中信地方的木曾也會吃「五平餅」,但兩地在上頭塗的味噌不同,伊那谷這邊會放芝麻及山椒。此外,在天龍川沿岸種竹子地方有用竹串串成的圓餅,人們用林業盛行的山間村落生產的檜木、花柏等香氣馥郁的木板,將小塊的餅貼上頭來烤來吃。雖然現在人們喜歡把五平餅當成點心或輕食,但在從前人們會為了祈求豐收或感謝收成,在春、秋兩季將五平餅獻給神明當作供品。

湯本先生說「柚庵」也有提供長野縣的鄉土料理。他本身來自北信的須坂市,並深深愛慕鄉土料理。「身為在地的廚師,我想運用自己貼身感受到的食材背景來製作鄉土料理。鄉土料理雖不華麗氣派,但卻帶著『侘寂』之美,質樸且高尚。希望這一點也能傳承給往後的世代」。希望大家一定要嚐嚐長野縣多樣風土孕育出的鄉土料理。

長野縣的主要地方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