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山海恩寵孕育出個性十足的飲食文化
德島縣位於四國地方的東部,有瀨戶內海、紀伊水道、太平洋3片海洋環繞。此區有名列世界三大海潮之一的鳴門海峽,還有吉野川、那賀川等大型河川,水資源相當豐沛。此外,縣土面積達4,146.79平方公里,周圍群山環繞,縣內約有8成都是山地,深受豐饒大自然的恩寵(德島縣網站)。溫暖的氣候也使當地容易栽種作物,擁有許多領受山海恩賜、個性十足的特產。
採訪協助:(一般社團法人)德島縣廚師協會
舉例來說,生產量高居日本第一,幾乎擁有全國100%市佔率的酢橘(根據中國四國農政局網站)。除了德島市、神山町、佐那河內村、阿南市等地均生產外,酢橘花還成為德島縣的指定縣花,堪稱本縣的代表性特產。另外像地瓜、紅蘿蔔、蓮藕等都是國內高市佔率的有名食材(農林水產省「2018年 野菜生產銷量統計」)。在海產方面,德島縣則以鳴門海峽捕獲的新鮮裙帶菜、鯛魚及海鰻等特產廣為人知。
除了擁有豐富的特產外,在歷史方面,德島縣是人們熟知的律令時代四國門戶。自古以來,德島縣隔著淡路島,與京阪地方的交流便十分熱絡,因此有許多款待到訪者的佳餚,以及為了運送而便於保存的鄉土料理等,在前人的智慧及用心下,孕育出多樣的飲食文化。
遊山箱
本地在山河、大海環繞下,有許多使用大自然惠賜新鮮食材製作的鄉土料理,尤其是將這些料理放到多層箱子裡的「遊山箱」,特別帶有德島飲食文化的濃厚色彩。遊山箱是自江戶時代起於德島流傳的三層便當盒。盒子採抽屜式,人們會在第一層放壽司卷等主食,第二層放燉滷料理,然後第三層放羊羹等甜點攜帶外出。
劍山系、祖谷山的飲食文化
德島縣的東部有劍山系、西部則有祖谷山獲選為日本百大名山,當地保留了濃厚的山區傳統及文化。山區農業的歷史特別悠久,據說始於繩文時代的燒田農耕。此地生產小米、稗子、紅豆、大豆等各種作物,當中以「蕎麥」特別受人喜愛。由於相對來說,此地較難栽種稻米,因此以蕎麥為主食便深根於文化之中。事實上,像是祖谷地區的「蕎麥米粥」、「祖谷蕎麥麵」,以及把蕎麥糰子跟豆腐、蒟蒻串在一起烤出來的「木偶串烤(でこまわし)」,都是人們常吃的蕎麥鄉土料理。
除此之外,也有許多使用山地採收的山菜、蔬菜,河川捕到的鯰魚、皐月鱒、澤蟹等淡水魚製作的料理。另外,能便於上下山時載運,而且能長期保存的保存食文化亦在此地根深蒂固。像是使用如石頭般堅硬的「岩豆腐(石豆腐)」製作的「交錯豆腐湯(うちがえ雑煮)」等料理就很出名。可以說有別於縣內其他地區,此地在飲食文化上具高度獨特性。
以下便將德島縣分為吉野川中流域、縣央部、西部、南部、南部山區,來介紹各地的飲食文化特色。
< 吉野川中流域 >
甘蔗及素麵,各式各樣肥沃大地產出的特產
吉野川由西向東流經德島,是縣內規模最大的一級河川。其周邊包含獨特的岩場、遼闊平原在內的肥沃土壤,生產出優質作物。此地尤其盛行種植甘蔗。據推測江戶幕府11代將軍、德川家齊的時代,甘蔗傳來德島,人們便以此製作「阿波和三盆糖」。「阿波外郎糕」便使用這種和三盆糖製作,並與「名古屋外郎糕」、「山口外郎糕」齊名,被稱為日本三大外郎糕。阿波和三盆糖以溫和的甜味為魅力,深受縣內外的喜愛。
< 縣央部 >
扮演中樞功能的都市中,自古根深蒂固的溫和鄉土味
< 西部 >
蕎麥米粥配木偶串燒,圍爐裏製作的溫馨鄉下料理
包含祖谷山在內的西部地區,人們喜愛圍爐裏(日式地爐)製作的湯品及燒烤料理。像是「蕎麥米粥」就是用此地自古栽種的蕎麥跟蔬菜、肉類一起以高湯燉煮的料理。另外像是「祖谷木偶串燒」是將串好的食物插在圍爐裏,不斷翻轉竹串直到全部均勻烤熟的料理。據說由於在烤的時候很像阿波娃娃淨瑠璃的「木偶」頭部在轉的樣子,故有此名。
< 南部 >
知名的新鮮海產地,有龍蝦、刺鯧等高檔海鮮
南部也是一個水資源充裕的地區。除了有一級河川那賀川流經外,四周還有紀伊水道及太平洋。從阿南市一路延伸到海陽町、悠長綿延的「阿南海岸」,因擁有許多風景勝地而出名,吸引大批觀光客來訪。此地區尤以大量使用海洋、河川海鮮製作的鄉土料理而為人熟知。
「姿壽司」如實保留了魚的形狀並做成壽司,除了竹筴魚、窩斑鰶外,德島南部的特色是使用「刺鯧」。刺鯧是德島方言叫「イボダイ」或「ウボゼ」、「シズ」等稱呼的白肉淡水魚,雖然全國都會將這種魚或烤、或滷、或做魚乾來吃,但聽說姿壽司這種吃法,是只有能獲得新鮮刺鯧的德島縣在地特有料理。
< 南部山區 >
擁有特產「木頭柚子」等豐富山間珍味的地區
南部山區周圍有東西貫穿四國的四國山地、劍山、海部山脈等群山環繞。當地降雨豐沛,因此能生產雜糧、蔬菜、水果等許多山間珍味。由鷲敷町、相生町、上那賀町、木沢村、木頭村合併而成的那賀町,就特別盛行運用氣候條件,來生產高品質的「木頭柚子」。「木頭柚子」除了獲登錄於國家地理標示保護制度(GI)外,亦常用在當地的鄉土料理上。
此外,此地區也「半殺餅」出名。這是將煮好的米壓碎時,只壓到保留米粒的程度,「僅壓碎一半」故有「半殺」此名稱。縣內曾經短暫用「草餅」此一名稱販售,但因當地學生希望使用原來的名稱,所以就再度如此稱呼。將從前根深蒂固的歷史及文化傳承下去的活動,至今仍持續進行中。